top of page

Story about Hong Kong Culture
【香港文化小故事|端午節:紀念屈原的文化與傳統】

起源:
端午節,又稱龍舟節,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,通常在農曆五月初五慶祝。這個節日的起源與紀念屈原有著密切的關聯。
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詩人和政治家,他以忠誠和愛國著稱。屈原在得知國家即將滅亡後,心中充滿悲痛,最終選擇投江自盡,以表達對國家的忠誠。當地人民為了拯救屈原,紛紛划船進江尋找他的身影,並且將粽子投入河中,以防止魚蝦侵蝕他的身體。
習俗
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個傳說演變成了今日的端午節慶祝活動。人們會製作粽子,這是一種用竹葉包裹糯米和各種餡料的美食,象徵著對屈原的懷念。此外,各地會舉辦龍舟賽,這不僅是對屈原的紀念,也是團隊合作和勇氣的象徵。
端午節的慶祝活動,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,還包括懸掛艾草和菖蒲,以驅邪避邪。這些習俗反映了人們對健康和平安的美好願望。
透過端午節,我們不僅紀念了一位偉大的詩人,也傳承了忠誠、勇氣和團結的精神,這些價值觀至今仍在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

bottom of page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