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Story about Hong Kong Culture
【香港文化小故事|長洲太平清醮:瘟疫傳說】

起源:
瘟疫傳說:
根據長洲建醮值理會的官方說法,太平清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中葉,當時長洲島上爆發瘟疫,導致許多居民因病喪生。
為了祈求平安和驅除疫病,居民在北帝廟舉行醮會,並齋戒三天以示尊敬。據說,隨著祭祀的進行,疫病最終得以消失,這一儀式便成為了長洲居民每年的傳統。
太平山街的故事:
另一種說法認為,太平清醮起源於香港島的太平山街。當地因鼠疫肆虐,居民將供奉的北帝神像搬到街上,讓人們上香祈福,結果鼠疫很快消退。
隨著政府為了防止火災而禁止在太平山街舉行醮會,居民便將這一傳統移至長洲,並在此持續舉辦。
習俗
齋戒與祭祀:
在太平清醮期間,參與者會齋戒,禁食肉類、蛋類和奶製品,直到巡遊結束才能開齋。這種禁食習俗表達了對神明的尊敬與虔誠。
搶包山:
每年太平清醮的高潮部分是搶包山活動。參賽者需要攀爬三座用包子裝飾的大包山,這項活動不僅是體力的挑戰,還是對社區團結精神的體現。
自2005年起,搶包山活動以比賽形式舉行,吸引了大量參與者和觀眾,成為活動的亮點之一。
飄色巡遊:
另一項受到矚目的活動是飄色巡遊,參與者身穿華麗的服裝,展示各種傳統文化和民俗,象徵著對和平的祈願和對神明的感謝。
商業化與文化推廣:
隨著活動的發展,長洲太平清醮也出現了商業化現象,例如推出以平安包為主題的紀念品、環保購物袋等,這些商品既能吸引遊客,也成為了傳承和推廣文化的方式。

bottom of page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